学生的学习要跨越四个层次:懂、会、对、熟 - 极品下载论坛 - Powered by Discuz!

极品下载论坛

标题: 学生的学习要跨越四个层次:懂、会、对、熟 [打印本页]

作者: admin    时间: 2017-12-11 18:37
标题: 学生的学习要跨越四个层次:懂、会、对、熟

有些老师一直感到困惑:在课堂上学生明明已经都会了,考试时为什么还是出错?

其实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是分层次的,张老师认为学生的学习分为四个层次:懂、会、对、熟。

所谓“懂”是学生听懂了或自己看书看懂了,但还讲不出来,也不会做题,离开书本学生就忘了,这是学习的第一个层次。

所谓“会”是学生能把所学的东西讲出来,不但自己明白了,还能给别人说清楚,这是学习的第二个层次。

所谓“对”是指学生把练习题都做对了。学生把作业都做完了还不行,关键是能否全对,有的题做了没对等于没做。这是学习的第三个层次。

所谓“熟”是学生把一类问题都练熟了,不管怎么变化,遇到这类的问题不用多动脑马上就知道怎么做,这才是熟。这是学习的第四个层次。

学生只有做到了这四步才算是掌握。而我们有些老师往往在下课前问学生“大家都会了没有?”“会了!”,学生齐喊,皆大欢喜,其实学生还处在不同的层次:有的仅停留在第一个层次,课堂上听明白了,下了课就忘;有的还停留在第二个层次,练习题都做完了,但错的很多;有的同学停留在第三个层次,规范题会做,问题一变化就束手无策,这些都不能算是掌握。

教师必须明确每个学生处在哪个层次,并有针对性的帮助才能提高教学质量。一个班几十个学生,老师怎么能准确知道每个学生处在什么层次并帮助解决?

合作学习小组是个好方法,可以帮助老师解决这个问题。对于共性的有难度的问题,张老师往往安排在课堂上做,避免学生“课上一听就明白,课下一做就懵”的现象,其余问题一般都有合作学习小组解决。

学生的“懂”与“会”

老师一边板书,一边讲解并且不断地与学生对话:“理解不理解?”

“理解了。”

“懂不懂?”

“懂了。”

但到考试以后,老师面对学生的答卷扼腕而叹:“刚讲过的题,还是不会!”

这正是教学中经常遇到的尴尬。怎样才算学生真正弄懂了呢?

检验的标准有两个:说一说,做一做。

“懂”是一种理解的状态,属于思维的范畴。思维时使用的是内部语言。内部语言具有模糊性,不具备外部语言(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具有的清晰性。所以,判断一种思考的结果是否清晰、准确,通过“说”与“做”就可以得到有效的证明。

我们都有这样的经验:老师出了一道作文题,自己构思了一番,以为思路非常清晰了,于是提笔书写(做),但写不了几个字就写不下去了;老师让学生回答问题,学生觉得已经成竹在胸了,于是站起来回答,结果说了一半就卡了壳。这就说明心里觉得“懂”的东西不一定是真懂。

通过“说”与“做”,内部语言就转化成了外部语言。外部语言——无论口头语言还是书面语言,都具有表达思维、定型思维、检验思维的功能。没有外部语言的检验,思维的结果就很有可能仍是模糊不清的。

所以,即使你通背了教材,也不一定就弄懂了,只有用自己的表达方式说出来,才能内化为自己的知识。需要指出的是:对于学生的学习而言,“说”也是“做”。例如,写作文实际就是用“手说”,做练习也是用“手说”。

写到这里,我必须提醒一句话:“老师不停地讲,根本难以分辨学生懂没懂,可是让学生自己学,然后把知识回答和做出来,这样就不容易出现学生不懂的现象了。”这里的“回答”,就是“说一说”;“做出来”,就是“做一做”。

现在,对本文开头指出的那种现象,我们可以这样解释:正是因为老师讲了,所以学生才可能不会了。因为学生“听懂”的“懂”不是真懂,因为不是真懂,所以便没有成为他们自己的知识。





欢迎光临 极品下载论坛 (http://down512.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