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对教师“课”意识的要求-极品下载论坛 - Down512.COM

极品下载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22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新课程对教师“课”意识的要求

[复制链接]


4万

主题

5万

帖子

18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83575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12-27 17:55:3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从事新课程教学的教师,要有一种“课”的意识,有一种“课”的视野,有一种“课”的情怀,包括课道、课标、课程、课本、课场、课型、课格等意识。这诸多与“课”相连的意识共同构成了教师的专业核心,成为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师教学敏感和专业自觉。
1.课道意识
首先,课道是指课的规律。有哪些可以上升到课的规律的高度呢?人们常听到的“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就是对课道的概括。还有“因材施教”“教学无类”“以学定教,以教导学”等。这就是课的规律,就是课道。那些只在乎“教术”,不分具体情况,盲目套用模仿他人的教学模式、机械搬用他人的操作流程的所谓“教改行为”,事实上是没有遵循课道的。所以,其生命力是不强的。教改应是在遵循规律的基础上的创新。课道是改革行为的深厚土壤。
其次,课道是指课的道德。怎样的课才算有道德呢?一句话,回到了“人”的发展上的课,建立在“生命”基座上的课。它超越了知识,更超越了分数,整个教学成为“人的建设”行为。学生真正像学生,教师真正像教师,师生拥有生命,拥有尊严,拥有思想,拥有智慧,拥有个性。也就是说,有“人”的课,为“人”的课,成“人”的课,维护和发展人的成长力、学习力、创造力的课,才算是有道德的课。
我们要致力于追求有道德的课,让自己的课“唯道而馨”“唯德而馨”!这样,我们的课堂、课改、教学乃至整个教育,才会有神圣和幸福可言。
2.课标意识
课程标准,应该循“道”而来,对某一领域、某一学科、某一专题的教学,对学生某一方面能力、素质的培养和指导。在教学实施中,老师在解读教材、备教备学时,心中应装有课标,应明确课标对人才培养、学科思想、相关知识、教学建议、评价方式等的基本观点和主张。弄清这些问题,本身就是顺应课标的走向和追求,就是很有质量的备课,就是对教学设计的牵引和规范,以减少和规避教学实践中的随意性和狭隘性、盲目性和无效性。
搞好教学,必然要求我们建立和强化课标意识。课标具有开放性,也许它本身是不完善的,需要根据时代发展进行调整与优化,但这并不妨碍它作为某个时期、某个时代对教学实践、教学改革指导作用的发挥,并不妨碍在教育领域的权威性。
3.课程意识
课程意识包括对课程内涵与本质、课程性质与价值、课程结构与功能、课程目标与设计、课程实施与评价以及课程研发与丰富等的审视与看法。重点是教师对课程的性质、功能、价值、目标的理解,强调对课程意义的敏感性和自觉性程度。在实际教学状态下,课程意识帮助教师解决“教什么”“为什么教”以及“如何教”的问题,落实到操作层面上,则是思考与审察材料的教学价值、文本的教学价值、方式(互动、探究、讨论、合作等)的教学价值、模式的教学价值。
师生手里的教材仅仅是课程的一种重要载体,绝不是课程全部。这就要求开发并利用各种文本性、非文本性资源,为课程价值的实现和学生的发展提供多种可能的平台。如语文教学,课文有显性的“原生价值”,更重要的则是隐性的“教学价值”。“原生价值”与“教学价值”不完全是一回事。教师的责任就是要根据编者意图,根据学生学习的状况,发掘课文的“教学价值”,补充课文的“教学价值”。这就是课程意识的实践意义。只有明确了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对人的作用和价值之后,教学才会富有生命活力,才会庄重与严肃
当我们有了良好的课程意识之后,教学的视野就变得宽广起来,教学不再是“教书”,不再是简单传递结论的过程,而是一种“人的建设”行为,将拥有不竭动力。
4.课本意识
教学要依纲据本、纲,自然是前面所谈的课标。本,就是课本,就是教材。它是编者对课标精神、主张领悟以后的物化载体(提供的教学资源、教学内容),是最具规范性的课程形态。依循课本,用好课本,从一定程度上说是对课标的坚持与维护,是对课标精神和主张的贯彻与执行。
目前,一纲多本的局面已经形成,教学就更应该有课本意识。
如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课本,每一个单元都有教与学的关键词。必修一第一单元的现代诗歌的教学关键词是“情感与意象”,第二单元古代叙事散文的教学关键词是“提要钩玄”,第三单元记叙散文的教学关键词是“品人与品文”,第四单元的新闻报告文学的教学关键词是“博观约取”。这是教学的指南和旨归。教学活动与阅读训练就需依循它来设计、展开、生成,不能凭自己的主观爱好、经验习惯任意更改,否则就远离了课本的价值取向。
不同版本的课本,自成体系、自成系统,自有知识、能力层级的演进和提升的内在逻辑。如同一篇文章,同一教学内容,进入不同版本的课本体系、进人不同的单元结构中时,其教学价值取向、教学难易程度、能力层次要求有可能完全不同。教学不能简单凭自己的经验习惯确立目标、任务和重心,或者随便照抄不同版本不同框架系统中的同一篇文章、同一教学内容的教学设计和方案。这样,很有可能使编者希望教学内容所产生的独特价值流失。自然,检测考试也要有课本意识,要从课本、教学程度层次中生成,使检测落到“点位”上,真正发挥诊断的功效。随便拼凑一套不同地区、不同版本中的试题或试卷,“走偏跑题”的风险就在所难教
教学需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开阔视野与心胸,但教学也需要凝守课本之本。
5.课场意识
真正的课堂是多种因素构成并共同作用的“现实”和“现场”。它不等同于纯理论研究者想象的或者推导出来的景象。学生是真实的,不是抽象的;情况是复杂的,不是简单的;时空条件是客观的,不是可以随意延长缩短、扩大减小的;教学生成的过程是真实的,不是虚拟的。基于此,我们的教学设计、教学展开、教学观察、教学评价都要尊重这个“现实”和“现场”,这就是课场意识。
课场是进入教学运行状态中的各种要素的集合体,是课堂的整体状态和风貌。教师单考虑“教”的方面,单考虑“学”的方面,单考  和呈现的内容,或单考虑结构与流程,都是不完整的课场观。教师的责任在于进行系统思考、资源整合、动向调控、价值引领,营造一种参与“心向”、一种课的局势,形成课堂“生态”,最终确保教学活动得以顺利生成,教学效益得以充分彰显。
当下进行新课程改革、课堂教学改革,提倡将“教学改革”视为  一种“课法改革”“课堂改造”“学场优化”“课场重建”,其目的就在于促进教学“核心链”的改变,构建尊重、信任、实践、体验的课堂新文化。教师就应该基于此来谋划师生的课堂生活细节和场景。
6.课型意识
教学内容不同,知识性质不方学生能力层级不同,教学方法和方式也应不同。可在实际教学中,存在不管什么内容、什么性质知识,绝大多数都采取“以不变应万变”“一讲了之”的现象。结果,课堂效果并不像我们所想象的那样。
不同的教学内容决定不同的课型,不同的课型有不同的架构。比如:单课教学课型、单元教学课型、各文体教学课型、口语实践课型、作文写作课型、梳理探究课型、试卷评讲课型等。这不同的课型,虽都叫语文课,可是其“内核”有所侧重,其“风貌”也不一样,各有不同的目标要求和价值取向,各有不同的任务和落点。所以,科学合理的做法应该是根据教学内容来选择课型,根据不同的课型研究不同的课堂结构、课堂流程、课堂管理和评价。这就是课型意识。
根据不同课型采用不同教学模式,本质上是以学科知识特征以及课堂的某些共性要求,又突出课堂的能力构成为依据开展教学,既体现课堂的某些共性要求。又突出课堂的个性特征,还具有真正的实践操作性,克服传统教学试图用一种教学模式笼统所有学科、所有内容的教学弊端。根据不同课型要求来选择和设计教学方案,这是一线教师需要真正下工夫的地方。
7.课格意识
课也有课格。课格就是兼顾了以上多种意识后课堂所体现出来的品质与格调。一堂课的观念、价值、目标、方法选择,应具有基本的规律与规格,但其实际运行状态、效益大小也决定着课格的优劣高低。课堂不要“失格”,需要“人格”,还要“破格”,更要“升格”。
就人才素质培养需求来衡量,高考品质、对话品质、读书品质、实践品质、生活品质,师生是在充满品质的课堂里进行体验、收获、成长,过有意义的生活的。
无论教学内容、教学凭借如何不同,无论教师本人的素质优势差异怎样,无论学生群体的结构性、活泼性、开放性如何异样,依据先进教育思想和价值取向,现代课堂应该彰显出平等、合作、协商、沟通、交流、互助的气质与格调。因为只有在具备这样本色的课堂土壤里才能生长出学生相应的素质与品性,才能对学生进行熏陶。
追求课堂规格、追求课堂品格、追求课堂风格,应该成为每一个教师设计与生成课堂教学的自觉选择。
总之,现代教师要通过“课”意识的强化,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境界,实现由“师本课堂”向“生本课堂”转型,“静态课堂”向“体验课堂”活化,由“沉闷课堂”向“魅力课堂”飞跃,由“沉闷课堂”向“魅力课堂”飞跃,由“知识课堂”向“生命课堂”提升。

找歌不易,有闲钱的大佬请打赏碎银一二!

×

ღ谢谢ღ 祝您开心快乐、事业有成发大财!

ღ谢谢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Down512.COM  

GMT+8, 2024-5-15 02:10 , Processed in 0.174610 second(s), 24 queries .

极品下载 快乐分享

© 2013-2016 Down512.Com

本站所有资源均由热心网友搜集整理提供,所有个人行为言论均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任何相关责任. 如您发现有侵权行为,请立即第一时间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刻从网站上删除,并同时向所有持版权者致最深歉意.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