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站在你的角度看我,你看不懂。每个人生活的环境不一样,价值观,行为方式,爱好,偏好都不尽相同,所以,不要强求一个不懂你的人猜出你的心思,也不要把自己的想法强加到别人身上,这样会让别人觉得你自以为是,这样也会让自己觉得尴尬。
任何事情站在不同的位置看到的都不一定是一样的。就同看人是一个道理,从偏的角度看去,很大几率只能得出偏见。而且很多人与事,只要参合了“我”的主体在其中时,“我”可能会很主观地审视“他”,所以需要多站在别人的角度看待问题。
虽然很多人都会觉得,为什么老是要我去为谁想,但谁都不来为我想。但是我们需要明白,如果每个人都做到为别人先考虑,那自然会有人考虑到你,很多东西是相互的。我们的付出不是为了回报,但付出有几率得到回报。
所以,站在对方的角度去看待问题,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心理体验过程。将心比心、设身处地地站在对方的立场考虑问题,是相互理解不可或缺的心理机制。
生活中,我们走在马路上,别人不小心弄脏了你的衣服,对方首先说:“对不起,不好意思”,你还是不依不饶的态度,让对方下不来台,很尴尬的话,想想对方当初的心情是一种什么样的痛。
反之,我们说:“没关系,你又不是故意的”,对方对你的印象又会如何,嘴里不说,心里也会极其佩服你个人的大度,对你刮目相看。
工作中,各个部门相互之间的沟通也是必不可少的。同样一句话如果能够站在对方的角度上去考虑问题,会是不一样的结果。
在工作和生活中,我们总是以自己为中心,站在自己的角度去看待别人,却很少从别人的角度去想,顾及别人的感受。我们总是要求别人太多,反思自己太少,苛刻的多,宽容的少。
事实上,我们更需要一种换位思考的能力,一种将心比心的理解。毕竟,与人方便,就是与自己方便;宽容了别人,也就是解脱了自己。
有时候,倘若我们善于站在别人的位置上看问题,就能从内心深处理解别人,更接近、更符合事实,也容易让人与人之间多一些慈悲之心,使别人易于接受,这样,人与人之间的误会、矛盾就会少很多。
《马太福音》中有句话:你们愿意别人怎样待你,你们也要怎样待人。
站在对方的角度来考虑问题,并不是委曲求全,放低自己抬高他人。而是当大家都在以自我为中心的时候,你的做法,通常会更容易让人所接受,也会帮你赢得更好的人际关系。
予人玫瑰,手有余香。换个角度,为别人着想,也等于是在给自己增添荣耀。
人与人之间,最需要的就是换位思考。只要站在对方的角度和立场看问题,就不会过多的责怪他人,让人际关系更融洽。
一帆风顺的人实在太少,当你与对方有不同意见时,将心比心、设身处地的站在对方的立场看事情,就能明白别人为什么这么做了,从而为问题找到解决方案。这样的话,我们的生活中就不会有怨气,生活就更加和谐。
生活中有许多的精彩,也有许多的无奈,关键是你用哪种角度去看待。如果你沮丧的看待美好的事物,生活的色彩依然是黑白;如果你欣喜的看待生活中的磨难,你会感叹这是生活所赋予你的宝贵财富。可见生活的意义,不在乎质量的好与坏,而在于用怎样的角度去看待生活。 |